习酒悠韵,诗酒年华

伴随着历史沉浮,盛衰荣辱,是非成败,亘古蜿蜒的赤水河里奔淌着一路向北永不复回的激流。日月星辰交替出没,赤水河畔纷纷扰扰,江山英雄代...

伴随着历史沉浮,盛衰荣辱,是非成败,亘古蜿蜒的赤水河里奔淌着一路向北永不复回的激流。日月星辰交替出没,赤水河畔纷纷扰扰,江山英雄代代更迭,文人骚客步履不停。千帆过境后,不变的是青山绿水间无处不飘美酒香,赤水上空回旋着荡气回肠的“端午曲,重阳沙,赤水清清秫米红,八回酵,九上甑,春秋几度酱香成”这样的习酒民谣,百姓口中传颂着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的中国酒精神。

\

与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古往今来,酒是文人骚客心灵的慰藉,诗作的源泉与动力。酒杯一端,文思如泉,一口下肚,运笔有神。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而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纵观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魏晋之际是一个时代大动乱,文化大变迁的时代。许多文人都用酒来寄寓自己的文化理想,排遣自己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慨。陶渊明是我国古代将酒大量引入诗文的第一人,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似乎与酒有不解之缘。年轻时的陶渊明自己曾假借他人之口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其中坦然承认:“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去留……”从中可以看到他对酒的基本态度。酒是要求生命自由、狂放的、艺术的,陶渊明的酒主要是用来追求他生命的自由人生的艺术的,这与许多文人把酒作为消愁之物是不一样的。

陶渊明诗歌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质量,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唐代大诗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让李白逍遥无比,惬意无比。但他不愿做“隐者”,而要做“饮者”,“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又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再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虽然得不到朝廷的任用,可看不到李白的消沉萎靡。也许,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伤,伤而不废;正是酒,使李白忘却了人间的烦恼;正是酒,使李白活得潇洒活得从容。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先后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皮日休等等。从唐代诗人嗜酒,诗歌繁荣,可以看出诗酒交融的盛况,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

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感慨地咏吟:“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弹指间,中国诗歌中飘着酒香,诗与酒的结合使诗有了酒的灵性,使酒有了诗的含蓄。“垒曲流醇赤水河, 急滩卧石醉青波。 茅台一曲惊天下, 郎习深山作应和”,赤水河上酒香飘千年,孕育着国酒茅台、习酒等知名美酒。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赋予习酒独特的工艺,一切都在高温中运行;一年四季、阴阳交汇,都被酿进了酒里;而赤水河谷低热湿润的气候、清澈流淌的河水、具有良好渗性的红色沙砾岩、以及那空气中到处弥漫的微生物构成了习酒的不可复制性。历史在不断的轮回交替,代代会有才人出,但在这条赤水河上不变的是习酒的传承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