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应避免重蹈中信国安覆辙

联通“混改”之路伴随一路尘嚣。在历经谣言、停牌之后,16日下午,中国联通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公布“混改”,尽管A股公告在随后5小时后被撤回...

 联通“混改”之路伴随一路尘嚣。在历经谣言、停牌之后,16日下午,中国联通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公布“混改”,尽管A股公告在随后5小时后被撤回,但从先前公告显示,此次“混改”互联网巨头均有入局。


此次新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9家,中国人寿、腾讯信达、百度鹏寰、京东三弘、阿里创投、苏宁云商、光启互联、淮海方舟、兴全基金和结构调整基金交易完成后,按照发行上限计算,联通集团将合计持有联通A股公司约36.67%的股份;上述10名投资者合计持有联通A股公司35.19%的股份,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权结构。


截至目前,腾讯、京东、百度以及阿里4家互联网公司均已和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各个垂直领域,依靠产品及资源深化合作,此次入股大势所趋。


根据“混改”计划,联通会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4G及5G相关业务和创新业务建设,加快推进公司战略转型。重要的是,“混改”后的中国联通能否如人所期,在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开拓更多可盈利项目,毕竟“混改”只是一个节点和手段,长期高效经营、多方受益的结果才更为人乐见。



“混改”至今 股东易主

联通“混改”前景几何还未可知,而早先于2014年完成“混改”的中信国安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截至2012年底,中信国安集团合并资产总额为826.35亿元,合并净资产155.11亿元。2013年10月,中信集团与中鼎集团、森源集团等五家鲜有耳闻的民营股东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混改”启动,以80亿元获得中信国安79.06%股权。不仅收购价格与净资产形成倒挂,整个“混改”过程信息披露滞后缺失,被媒体称为一场国有资产“世纪大拍卖”。


更为蹊跷的是,中信国安“混改”已有近三年时间,最初参与“混改”的民营股东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更换了4家。工商信息资料显示,除了万顺置业外,其余股东分别在2014年、2015年陆续退出,4家新企业入局:华泰汽车集团将股权转让给黑龙江鼎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鼎尚投资),乾融投资将股权转让给共和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共和控股),森源集团将股权转让给瑞煜(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瑞煜),中鼎集团则将全部股权转让至北京合盛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合盛源)。


据公开资料显示,瑞煜法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是中非信银(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非信银),这家投资管理公司由中信国安集团持股30%、白银有色产业集团持股30%,而白银有色产业集团也由中信国安集团控股。


显而易见,中非信银实际控制人为中信国安。中非信银法人孙亚雷更身兼数职,为云南中信国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四个“中信国安系”公司的法人。据知情人士透露,孙本人在中信国安体系内根基颇深。此外,在中非信银董事名单中,中信国安集团董事长李士林也赫然在列。


无独有偶,合盛源的大股东宝鼎百川,也是一家合伙企业。宝鼎百川法人及执行合伙人是中信国安(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中信国安集团持股40%。合盛源自然人股东毛德一同时也是中信国安基金的法人、总经理,他目前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中信国安集团董事。


从以上工商注册资料看来,瑞煜与合盛源两家公司均与中信国安关系密切,均为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复杂股权结构。同时,这两家公司所持中信国安集团股份合计达到33.6%,超过了目前中信国安集团的国有股东中信集团20.94%的持股比例。


为何在仅仅两年的时间里,股东就出现“大换血”?中信国安一位内部人士曾向野马财经透露,这完全是市场行为,其中一家民营股东卖股份时还赚了3亿左右。


由此可见,此次关乎民生的国企“混改”至少已经沦为一场市场投机的游戏。



资本航母谁在操控?

在市场投机游戏之外,中信国安“混改”是否还夹杂着权利寻租?答案总会水落石出。


除上述两家身份蹊跷的新股东外,其余3家老股东的“退出”更是疑点重重。


鼎尚投资、万顺置业、共和控股不约而同的通过股权质押的隐秘方式,将股权又“交还”到了中信国安集团的手上:鼎尚多次将其持有的中信国安集团股质押给巨合(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巨合)和新时代信托融资;万顺置业也分别在2015年2月4日、7月23日、10月28日三次将股份质押给巨合,被担保债权数额分别为5亿、6亿和1亿元;共和控股同样在2015年5月19日将股权质押给巨合,担保债权数额16亿。


更为惊讶的是,万顺置业和共和控股这两家民营企业刚刚成为新股东就把股权拿去质押了,且质押后融到的资金竟高于投资入股之时。综合看来,上述最初参与“混改”的5家民营企业“过桥”身份难掩。


那么,巨合公司又是什么来头呢?工商资料显示,巨合法人为中非信银,而巨合的其他股东也都是“中信国安系”核心公司。


利用交叉持股、股权质押、担保等多种手段,打着“混改”的旗号,中信国安将资本所属权紧握在集团自己、几个和中信国安集团关系密切的自然人以及几个无法穿透的信托手中。


现阶段,中信国安集团的总资产规模狂飙突进,2014年至2016年的合并资产总额分别约为1172亿元、1580亿元和1663亿元,对比“混改”前的数据,已经翻番,股价也日益攀升。


尽管中信国安业绩一路高歌,也难掩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对国有资本的分食。“混改”之后,中信国安正不断推进、筹划职工持股计划和高管团队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信国安集团的神秘股东,非常像高管持股平台”。恰恰不同的是,高管持股平台和中信国安倡导的员工激励机制根本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暗香操作一个则公开透明。


2016年,国家为防止国企混改变成变相私有化,或出现包括国资流失在内的其他问题,去年出台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下称:《试点意见》)规定,员工持股总量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不高于1%;员工入股主要以货币出资,试点企业、股东不得提供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员工持股方案需审批及备案。


但是政策再美好也会被觊觎国资的利益集团打破。

《学习时报》前副编审、著名学者邓聿文撰文指出,在中信国安集团的案例中,我们也再次看到少数特定利益人利用信息优势借口改革和改制侵吞全民的资产。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交易,其最终结果都指向集团高管,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各高管在企业中的持股权重,是否突破了前述《试点意见》对个人持股比例的限制,然而无疑会让人联想到由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国资流失问题。


如今,国企“混改”已经入攻坚阶段,中国联通身为国民命脉行业头部企业,其改革对未来整个国企改革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著名经济学者荣剑表示,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理应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理应大幅度向民营企业开放,实行混合所有制。而打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号,对国有企业进行巧取豪夺,是一种最可怕最恶性的私有化,是对国有资产的公开盗窃,是权贵集团不断壮大的主要途径,必须引起国人的高度警惕。


中国联通“混改”不应重蹈中信国安覆辙,谨防在法治缺失、监管缺失和信息不公开的条件下进行国企混改,导致庞大的国有资产沦为少数权贵们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