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4日
广州学生贷款致家长破产 新思维林楚旭:辨别能力应从小培养
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因为高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裸条事件以及诸多不幸的事件,背后往往有校园贷的影子。甚至有学生因贷款导致家长破产。针...
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因为高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裸条事件以及诸多不幸的事件,背后往往有校园贷的影子。甚至有学生因贷款导致家长破产。针对这一舆论焦点问题,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表示,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这一表态被看成是教育部再次向校园贷说不。而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 广州新思维林楚旭博士则指出,要杜绝学生贷款致家长破产的现象,学校还需要配合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不可否论,“校园贷”的初始对于部分大学生创业及救助方面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低门槛、高额度、无抵押…… 伴随着夸张甚至虚假的宣传,携带着强大功利性目的,抓住大学生刚刚成年且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软肋,校园贷却一步步把大学生带进了一个死亡胡同,也让自己开始异化与走形。
校园贷制造的乱子,不胜枚举。前一段时期,广州大学女生裸贷丑闻不绝于网络,因学生贷款导致家长破产、卖方还贷的不在少数,因还不上校园贷校园贷导致学生失踪死亡也时有传闻,足以见得罪恶校园网贷“猛于虎”。
校园贷毒害大学生们的时间不短,引发了众多的校园案件,其逆势生长的丑恶因子、罪恶土壤昭然若揭。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者对高校疏于监管,对高校发生的丑恶现象“信息不灵”、制止不力;
二是无耻、野蛮的校园网贷以其虚假宣传和恶意欺骗行为,让无知学生上当受骗;
三是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畸形、廉耻观缺失、对金融常识无知,导致向校园贷借款就被困;
四是正规商业贷款门槛高,没有入驻大学、未方便学生,给网络不良贷款制造了趁虚而入的金融需求空间;
五是校园贷“黑金”与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内鬼”勾结,联手对学生进行行骗,经历少的大学生更容易上当。
去年以来,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很多措施来治理校园贷的问题,尤其是今年,教育部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不允许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专家建议:学校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辨别能力
有着十四年教育业从业经验,广州新思维创始人林楚旭博士认为,之所以屡屡出现学生深陷校园贷的案例,与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不无关系,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去识别外部信息,对信息进行准确、理性、客观的判断,结果就导致学生容易受骗上当。
面对诸多的校园贷乱象,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而在林楚旭看来,除了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和规范之外,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方入手,遏制校园贷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