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严监管下资产证券化市场格局嬗变
今年上半年小额贷款类产品增长迅猛,发行数量环比增长高达63.89%。其中,消费金融的异军突起甚至改变了ABS市场格局,也导致整个市场呈井喷态势。蚂蚁金服,在这样的市场井喷中浮出水面。
来源: 新华网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小额贷款类产品增长迅猛,发行数量环比增长高达63.89%。其中,消费金融的异军突起甚至改变了ABS市场格局,也导致整个市场呈井喷态势。蚂蚁金服,在这样的市场井喷中浮出水面。
伴随着资产证券化(ABS)产品发行规模增长的异常生猛,市场的新生态悄然形成,几个新变化引起市场关注——格局在变,基础资产的选择更具倾向性;审核变严,对产品的后续管理要求更是近乎“苛刻”;大鳄进场,蚂蚁金服悄然成为全市场最大的发行人。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19日发布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半年报预计,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在政策引导下继续稳步发展。变化,搅动着ABS市场发展的“一池活水”。
采访中,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自2014年底ABS产品启用备案制发行以来,规模一直在持续上涨。据上述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累计有109家机构备案确认810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发行规模达10198.92亿元。以资产类别来看,主要以小额贷款和融资租赁为主,占比分别为59%和33%。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小额贷款类产品增长迅猛,发行数量环比增长高达63.89%。其中,消费金融的异军突起甚至改变了ABS市场格局,也导致整个市场呈井喷态势。蚂蚁金服,在这样的市场井喷中浮出水面。
“蚂蚁金服发行的消费类ABS产品基本撑起了整个发行量。”某机构固定收益分析师告诉记者。
据半年报显示,阿里小贷和阿里微贷的蚂蚁借呗、花呗项目,上半年共发行39只小额贷款类专项计划,总规模达958亿元,占此类产品规模的85%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蚂蚁金服通过旗下两家重庆小贷公司累计发行达1586.8亿元。相关统计显示,从发行量和规模看,蚂蚁金服已成为全市场最大的发行人。
这类产品发行量还在增加。据记者查询统计,7月份以来,上交所审核通过的ABS产品共计6只,额度合计348.04亿元。其中,最大一只是花呗ABS产品,规模300亿元。而在6月,上交所审核通过发行的最大单只ABS产品也是花呗,规模也为300亿元。事实上,自去年8月发行首只以来,蚂蚁金服基本是按照300亿元一期来滚动发行。
为何消费金融类ABS发行量如此大?一名券商ABS业务承销方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这主要符合发行ABS本质和初衷。另外,消费信贷特征是小而分散,风险很低,属于优质安全资产。“与一个10亿元的房贷类资产包相比,肯定选择做消费贷。”
上述分析师补充表示,还要看发行主体自身和风控能力。背景资质一般的发行主体今年很难通过审核。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住房相关类、物业等ABS产品就不太容易通过。上述承销人士手中的一笔住房尾款产品就被终止发行。该承销方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自她做ABS业务以来,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尽管发行量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发行变难了。某机构固定收益分析师也告诉记者,相比去年,审核是非常严格的。
两名受访人士均表示,相比往年,今年ABS发行审核确实很严。“即便基础资产非常好,但是发行主体背景一般,交易所认为抗风险能力不行,未必能过。”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前述承销方人士表示,最开始启动备案制时,审核主要看股东背景,而不会细查基础资产。从去年中期开始节奏就变了,审核时会挑选基础资产,对底层资产的尽调要求更细,法律等各方面的完善性也要求更细,“主要考虑风险问题,也能看出来倾向于资质更好的机构”。
实际上,从半年报的数据也可以窥见这种态势。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备案数量、规模环比分别下降了9.5%和5%。
审核出现“流量控制”迹象与去年下半年经济整体开始“去杠杆”有关。具体到金融行业,今年开始,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按照监管要求开展风险自查。上述人士表示,ABS类产品的信息披露、持续性管理非常重要。“现在一个项目从头到尾检查,尤其ABS产品属于现金流归集产品,每次打款凭证必须落实到位。如果要检查,就必须马上提供。包括撤回终止的项目资料都必须备好。”
对猛增的消费金融类ABS,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半年报中也特别提示:“后续风险需持续关注”。一名交易所审核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根据发行方自己申报的情况来定。第三方机构根据其现金流等情况评级,具体也是看资产,并不是无限制地批。
至于下半年ABS产品发行情况,据记者在上交所网站查询,7月尚在流程中的项目规模约近千亿元。上述承销方人士表示,一般交易所会在年初时放量较多,今年考虑到外部情况等各方面因素,不太好预计。据她所知已经累积了不少项目。
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半年报展望则指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是盘活存量、降杠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契合当前金融工作精神,预计下半年将在政策引导下继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