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式监管下的资管新趋势 ABS成投资主题

在强监管风暴和“大资管统一监管”的影响下,银行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业规模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大幅萎缩,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趋向融合,高净值用户的资产配置也开启了新格局。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秦玉芳 朱紫云  转自:小时代大资管


在强监管风暴和“大资管统一监管”的影响下,银行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业规模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大幅萎缩,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趋向融合,高净值用户的资产配置也开启了新格局。


在10月31日举行的“2017中经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银行资管负责人与财富管理公司就穿透式监管下,资管行业新变局以及资产和财富管理新机遇展开讨论。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企业业绩好转,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较快,资产证券化也备受银行青睐。与此同时,高端制造、新型制造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将成为机构投资的主题。


同业理财规模仍在下降


2017年,随着系列强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资管市场正在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


宁波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任思恩表示,从同业存单到表外理财再到委外投资,近年来整个金融业杠杆持续提升,而今年以来金融监管也主要是从遏制同业存单、表外理财及委外投资三类业务方面着手的,相应投资领域对上述三类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6月份以来,整个同业存单存续规模高速增长的局面有所缓解,其价格也趋于稳定。据上海清算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在上海清算所托管的同业存单总量为8.326万亿元,比8月份减少了1269.4亿元。


任思恩称,今年上半年同业存单的利率要比同期限的债券利率要高,这也导致了上半年同业存单成为了很多金融机构配置的重心。“随着监管层对同业存单发行监管的加码,预计这一趋势会有所缓解,这种价格扭曲的机制会逐渐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去杠杆、脱虚向实等系列监管政策的落地,资管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银行理财受影响,出现了产品增速和余额均下降的现象。


对此,任思恩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个表外理财的增速规模是明显下滑,其中同业理财降幅最大。


据银行业理财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6月末,理财余额规模为28.38万亿元,较年初下滑6700亿元,较4月末下滑1.9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8%。


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文桥认为,今年强监管是一大背景,银行资管整体规模中同业理财的规模呈快速下降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但从银行财务报表来看,各大银行的资管总规模基本上却处于持平状态,有些银行规模较年初下降,有些则略有上升。”


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同业降低但总规模却相对稳定的情况,主要是银行业调整经营策略,大力发展零售及对公业务所致。“而这也导致了今年的零售市场上资金争夺异常激烈,因此各机构最基础的资金来源成本上涨很快。”


资产证券化比重提升


债券一直是资产配置的主体之一。但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动荡不安,债券配比也开始出现波动。


任思恩表示,虽然整体债券的配比并没有明显下滑,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变化。“今年动荡的市场下,债券市场要获取一些交易性的波段机会还是比较难的。相应为了控制风险,银行资管在配置债券上更多会倾向于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来进行配置。”

不过,任思恩也指出,尽管债券市场动荡,但权益市场整体向好,很多金融机构在权益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回报。


文桥也表示,从下半年开始各银行对权益类资产的管理也在提高。除了权益类投资外,“今年的投资市场比较强调资产证券化,无论是将自己的资产进行流动化,还是对市场上各类品种的资产进行投资,都是重点。”


相较于传统的债券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溢价优势更加明显。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证券提供的。


专家认为,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等非标转标的需求旺盛,资产证券化是非标准化债券向标准和债券转变、实现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


“金融去杠杆环境下,表内证券化成为一个新的机会。”任思恩表示,“资产证券化无论是从供给还是需求层面,都可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把持有的一些存量资产进行再利用;另一方面,市场上也有非常多各类品种的资产来作为投资来源,满足客户需求。”


制造业和产业升级有机遇


随着监管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信和财富副总经理谢伟指出:“目前,中国投资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应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给予客户最合理的资产配置建议。为此,机构的财富管理端和资产管理端应加大合作力度,资产管理端不要闭门造车,财富管理端要将对的投资方向推荐给对的人,否则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资产配置风险,给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在穿透式严监管的背景下,如何寻找新的机遇,做好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是资产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未来是中国制造,资产管理在这一领域将会有新的发展机遇。”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郦明如是说。


郦明认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中国市场很大,消费需求更大,吸引了很多海外实体企业在华投资。“我们比较看好的是医疗行业和高端制造、新兴制造业,包括高铁、TMT等。我们希望通过创新产品投贷联动和二级市场的投资,更多地伴随客户和企业成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本源是2017年金融监管的主旋律。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张文桥表示,未来比较看好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接下来的几年,这方面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长的一个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