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人文清华”讲坛 | 柳冠中: 设计改变未来
什么是工业设计?设计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到底是什么关系?工业设计是设计物品还是解决问题?中国问题需要有什么样的中国方案?事理学的核心是...
什么是工业设计?设计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到底是什么关系?工业设计是设计物品还是解决问题?中国问题需要有什么样的中国方案?事理学的核心是什么?
2018年,4月10日晚,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冠中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设计和研究心得,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发表了名为《设计改变未来》的主题演讲,指出设计是生活方式的创新,中国人要确立真正的文化自信,要改变现在疯狂消费的习惯,不能鼓励占有,要提倡使用,建立共享型生活方式。柳冠中教授同时还分享了共享厨房、移动住宅、迅捷方便的登机过程等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设计方案。千余名观众到场聆听演讲,同时众多网友在场外观看在线直播。大家与柳冠中教授一起认真探寻“如何用设计改变未来”。
工业设计是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针对大家通常认为设计就是“美观、炫、酷”的观念,柳冠中教授指出这样的认识远远不够。
他结合实践经验,分享了自己工业设计思想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设计追求美观为主,以人民大会堂为例,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看着灯火辉煌,但起初吊顶是木龙骨吊起来的,1960年代时,一开会吊顶上面的温度就达到40度,而木材达到40度以后容易自燃。因此每次办宴会,天花板上面就有一个消防排拿着灭火器在值班,有时哪个首长来了,消防队员值班的时候掀开板子看,有一两次,口袋里的东西就掉到饭桌上了。在壮丽的宴会厅大灯背后其实是非常艰苦的维护工作。这使他深深认识到设计绝不只是要好看,还要考虑到背后的许多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路线的胜利,需要建设大批小型外国使领馆。柳冠中在做了现场调研后为23号使馆做室内设计时,实事求是地将灯具嵌隐于较低矮的顶棚内,保证了照明需求的装置,但习惯制造大型吊花灯的工厂却认为他的设计“不叫灯”。这件事使柳冠中突然醒悟:他设计的不是“灯”,而是“照明”!这使他开始思考事理学,明白设计的不是“物”,而是彼时彼地“外因”限制下“目标”的解决方案。
柳冠中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业设计不是设计一个物品,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解决一个问题。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衣食住行的新方案,他鼓励设计师和企业思考本质问题:“我们要的不是洗衣机而是干净衣服”、“厨房不只有柴米油盐还要有天伦之乐”、“我们要的不是房子而是家”、“交通方式要考虑省时便利”,他鼓励设计师全面思考问题,指出“没有系统思维的设计师不是好的设计师!”
他鼓励大家参考借鉴香港利于沟通邻居关系,节约资源的共享洗衣房,“共享经济,共享服务社会的到来,这是未来要经历的”。
柳冠中教授同时也坦率批评了那些不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设计:“三年前组织一个评比,评奖的厨房是什么?你们大家都想不到,40、60平米的厨房,名字叫什么?巴黎左岸,卢浮宫,这是给谁用的?当然不要给他奖了,这不是发展方向。我们中国人家里多数就是几平米的一个厨房。意大利的厨房,德国的厨房在中国人不适合。中国的厨房要解决中国的饮食习惯是什么,中国65%的家庭是三五口之家,下班回来夫妇俩累了一天,小孩学校回来,回到家里的傍晚的4、5个钟头是最珍贵的,你让妻子到厨房做八大菜系,不可能,恐怕我们就要思考这个厨房是我们一家人天伦之乐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时光。这一家人在一块儿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是沟通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必须思考,厨房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厨房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他特别分享了他的团队设计的COOKBAR方案,这个方案是在小区里设计一个公用的厨房空间,各家买了材料去加工分享,小区里或者是亲朋好友的聚会都可以到此举行,第一次用一种服务系统解决吃饭问题,等于大厨省掉了,每一个人都是大厨,而且刷碗也不用管了,大家还可以一起交流。这个很有人情味的方案令不少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中国问题需要中国方案
虽然中国一直被称为制造大国,但柳冠中教授也直言不讳地说,中国虽然有工业,但还没完全实现工业化,对产业的整合还很不够。中国的工业有点过于依靠引进,创新不足,“我们说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是这个‘制’是谁的?我们是加工型的制造大国,‘制’是人家的标准工艺流程,流水线是人家的。我们只是‘造’。”“大量的东西是引进的,核心技术是别人的,我们每年生产很多汽车,但是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不是德国的、就是日本、美国的,”
中国要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就要在工业设计上有突破,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设计不是表面的模仿,设计要靠创新”,“工业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关系变了,产业链发生改变了,分工合作机制发生变化了,设计不理解这个,将永远在后面爬,而我们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
他指出“时尚都是短命鬼”,提醒中国设计师和企业不要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来用心思考人类到底需要什么,用心塑造品牌。
他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既不能跟着西方的老路走,也不能不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如何运用传统的问题上,他强调要学习传统的精神,而不能一味地在表面堆砌祥云、斗拱这些传统符号。
“(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是事理学的核心,研究外因,然后去选择组织内因,甚至于给内因出题目。”
他特别提出设计是除了科学和艺术之外,人类的第三种智慧,“设计对中国来说,能使中国的未来不被毁灭。”
要认识工匠精神的本质
在回答现场观众有关中国工业设计人才如何培养与发展的提问时,他强调要好好解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什么?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不是当工匠。13亿人都当工匠,还是打工仔,我们要的是工匠精神,干什么事都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没有大国重器,工匠干什么?为什么做得精密,是为了大国重器,要有目标。”(作者:人文清华)
本次演讲,现场观众反映热烈,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电视台、中华网、中国网等媒体的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报道。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14场演讲,此前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国家高端智库国情专家胡鞍钢、心理学家彭凯平、经济学家李稻葵、法学家崔建远、教育家谢维和等知名清华人文学者,和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家清华校友郝景芳都曾来到讲坛分享灼见,与听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