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全球第三大交易中心香港早期艺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香港,如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对于香港的艺术市场来说,从崛起到逐渐成长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其中自身的发展与时...
香港,如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对于香港的艺术市场来说,从崛起到逐渐成长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其中自身的发展与时代机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香港艺拍市场现状
如今的香港作为亚洲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世界顶级的拍卖机构都选择将亚洲的分部设立于此,无论是本土还是国际拍卖机构从商业价值和学术影响力上都已成为亚洲拍卖市场的风向标。香港经济文化更是以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再加上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艺拍市场的发展正蒸蒸日上。
香港的国际知名拍卖行数十个,其中包括世界顶级的五大拍卖机构——苏富比,佳士得,福羲国际,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现今这五家拍卖机构已分享了全球将近八成的交易量,而香港也成为他们继纽约和伦敦与巴黎后的艺术品拍卖第三大市场。
香港苏富比在2018年春拍中总成交额为36.4亿港币,同比2017年春拍涨幅约15%,并创造了香港苏富比历史第二高的成绩,仅次于2013年举办的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庆典拍卖,在为期六天的拍卖中,还创造了20个世界拍卖纪录。而尚未开拍的佳士得香港在2017的秋拍中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拍卖成绩,以34.3亿港元的总成交额称霸香港2017秋季拍卖市场,其中有四件拍品逾两亿港元成交。
而保利、嘉德、福羲国际,这几家在香港后起的内地拍卖行的成绩也是不可小觑,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前迈进着,香港成为内地拍行踏上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地。同时,这些拍卖行的成绩也彰显了香港艺术市场的繁荣与生机。这使得香港在艺术品市场取得了更大的优势,奠定了香港作为全球古董及当代、现代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坚实地位,为香港带来了更多商机和发展机会。
香港艺术市场的发展初期
如今看起来似黑马般崛起的香港艺拍市场,过去可不曾被看好。在鸦片战争之初,香港被认为是一个贫瘠之岛,永远不会成为贸易中心。1842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设为自由港且没有关税。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外来资本进入香港市场,艺术市场也开始慢慢活跃起来。
提起早期的香港艺术市场,荷李活道必然要被说起。这是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一条街,位于半山区在1844年出现。原本荷李活道的周边布满了中国人居住的小村落,但为了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态,人们就开始变卖玉器和古董,这条小街渐渐成为香港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地点。
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大批拥有资金的资本家和古董商人纷纷南下香港,比如著名古董商仇焱之先生在1949年结束了上海的业务,到了香港继续经营古代陶瓷。北平大藏家郭葆昌虽在1942年去世,但他的大量藏品也在此时经由其儿子郭昭骏带往香港,其中就包括了乾隆“三希堂”里的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同时期中国大陆取缔了民间收藏和文物买卖,只有少数国营文物商店经营文物买卖。计划经济的推行从制度和经济上铲除了收藏家和收藏行为的土壤,使得人们没有余钱购买文物、书画。内地的文物商店要卖文物完成经济指标,国内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下,只能向海外找方向,香港成为最佳的出路。
70年代随着香港股市掀起狂潮,经济迅速发展,国民财富增加,随之诞生了一大批有钱的艺术品收藏家。1976年“文革”结束后,国内文物艺术品交易被放开,借着这样的天时地利,不仅古董店数量大增,各家规模也快速扩张,大量文物通过民间交易或走私的渠道涌入荷里活道。此时活跃在香港市场的买家除了来自香港本土和内地的,还有大量来自日本、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一方面他们苦于政治原因,无法去中国大陆采办藏品;另一方面香港的市场开放程度让他们欣喜不已。于是,香港顺势成为中国文物的交易、集散中心。从1976 年到1995 年这二十多年间,内地如同一个艺术生产基地,其丰厚的艺术品,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到香港。如今香港很多大收藏家手中的中国书法、绘画、当代艺术的存量,都是源于这个历史时机。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香港荷里活道的繁荣到达巅峰。1995年以后,随着国内兴起艺术品拍卖并管制文物市场,文物外流以及走私大为减少,古董店主们没有了以往丰富的货源,加之此时香港文物艺术品交易的重心逐渐转向二级市场,荷里活道盛况不再。香港艺术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拍卖行进驻
香港艺拍市场发展的新时期与国际两大拍卖行的进驻密切相关。拍卖行给艺术市场提供了货源和变现的渠道,信息变得透明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盈利的机会也一同出现。拍卖行业带给了香港艺术市场一个非常公开公正且透明化的平台,不仅推动艺术市场发展还树立了正确的市场导向。
▲澳门福羲国际拍卖现场
1970年代初,国际顶级拍卖行苏富比率先进入香港,于1973年举办首场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揭开了全新的序幕。苏富比作为首家拍行入驻香港,对于香港的意义不言而喻。在香港的首拍就引起一批香港收藏家的瞩目,其后吸引了来自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收藏家的垂青。从1976年开始,香港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次大型拍卖会。1986年,另一家西方顶级拍卖行佳士得也从日本转至香港,在港举办了首场拍卖会。自此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先后落户香港,使得香港艺术市场的买气大增,并宣告它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横扫过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但香港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惊险地保住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再加之香港位于东亚地理中心,自由港和高效法制社会的优势逐渐突显,两大拍卖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也在1999年和2001年先后将亚洲总部从台湾移至香港,此后香港开始成为辐射全亚洲的拍卖中心。
2010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整体步入了调整期。香港艺术市场也在社会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发掘新的艺术发展形式。随着中国艺术品不断被全球收藏者追求,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和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买家向香港涌来,使香港真正成为了“亚洲艺术交易中心”。
香港艺术市场优势
香港艺术市场之所以会发展的如此之快,吸引到众多国际拍行与其独特的地区优势有关。
首先香港拥有低税率、高效率,完善的法律金融系统及物流等优势,既没有进出口关税,也没有增值税,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市场。文物与古董进入香港是完全开放和自由的,没有太多限制。这和邻近的内地、台湾、新加坡都不同。这是文物得以集聚、交易、收藏和投资最重要的原因。此外,香港收藏投资买家丰富且素质高,香港人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也同样潜移默化影响着香港艺术市场的发展。
结语
香港以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地域优势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青睐。这块土地有着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基因,中西方文化在此汇流,如今的香港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的艺术市场中心。未来的香港艺术市场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期待!
2018澳门福羲国际第01期传承华夏文化拍卖会预告:
征集截止时间为: 2018年08月08日
深圳预展时间为: 2018年08月18日-2018年08月28日
香港预展时间为: 2018年09月13日-2018年09月23日
拍卖时间预定为: 2018年09月26日
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