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以人民能否享受得起作为衡量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
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供水价格的分析与思考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2000多年来,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
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供水价格的分析与思考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2000多年来,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发展至今,已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生存和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在过去80多年里,“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增长了8倍,空间上突破西移了100多公里,内蒙古东部和甘肃地区甚至更多,让人类感觉技术飞速进步已经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甚至时空的约束,但“胡焕庸线”依然清晰的存在,其西北部占全国56.8%的土地仅仅供养5.6%的人口、8.9%的耕地,产生4.3%的国内生产总值。
如何打破“胡焕庸线”?早在1952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南水北调”宏伟构想,为我们指明了具体路径和努力方向。时至今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相继通水,大大缓解了我国东部黄淮海平原干旱缺水问题,但是覆盖区域更广、受益面积更大、更具全局意义的西部调水却始终没有付诸实施。
经过多年论证和实地考察,一个与以前迥然不同的西部调水构想应运而生,这就是“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这是一个着眼于大生态、大格局、大战略、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全新思路和方案,沿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较低海拔、全程自流进入北方地区,是生态脆弱区和全球变化敏感区人类适应性对策的创举!“沿青藏高原边缘”的设计为避开生态脆弱区,避免扬水、高水坝和超长隧洞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可行性;“全程自流”的设计为保障西部调水的低成本运行和持续稳定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较低海拔”的设计可为调水提供更为丰沛的水源。
从整个系统来看,红旗河工程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全程6188公里,接近我国第一大河6300公里的长江;年输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的年径流量。但是从局部来看,红旗河又是一个小工程,是由隧洞、水库、明渠等一个个小的工程“积木”串联或并联组成,而每一个“积木”都是现有工程技术能力可以实现的。建设能力已经不是红旗河工程的制约因素,但经济可行性却成为衡量红旗河是否能够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此史无前例的庞大基础设施,国家财力能够支撑吗?未来运行水价是多少,受水区的老百姓能够承受得起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红旗河的规划设计以及未来的运行管理也同样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能够享受得起作为判定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
按照红旗河年调水600亿方测算主体工程的工程量,在参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滇中引水工程、新疆北部供水二期输水工程等国内同等规模单项工程基础上,充分调研大直径、深埋、长引水隧洞和我国西南地区高坝工程建设投资情况,考虑部分不可预知费用,初步估算红旗河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元,其中隧洞工程投资为2.4万亿元,明渠工程为1.0万亿元,水库等跨越河沟工程为0.6万亿元。到底国家财力有没有能力支撑红旗河工程建设,可以通过数据比较来说明:
(1)2017年全国GDP为82.7万亿元,红旗河工程总投资约占全国年GDP的4.8%。假如红旗河建设期为十年,则分摊到每年只有4000亿元,不足全国年GDP的千分之5。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红旗河工程投资占国家GDP的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
(2)“十二五”时期,我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十三五”时期,预计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为2.4万亿元,其中在建的重大农业节水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等投资规模已经超万亿元。
(3)据报道,“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投入3.58万亿元,建成3万公里铁路。仅2016年中国铁路投资就超过8000亿元。
通过三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红旗河工程完全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之内,也完全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承受范围之内。而且红旗河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其意义远超水利工程本身,效益也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还包括生态修复效益、粮食安全效益、民族融合效益、边疆稳定效益、地缘政治效益等等。仅仅分析经济效益,红旗河也具有极其巨大的价值。
红旗河工程以及未来绿洲建设将创造巨大的市场规模。初步估算红旗河工程投资4万亿元,如果考虑配套渠系工程、创造的超过15万平方公里绿洲、2亿亩灌区和牧场,加之撬动的道路、工厂、城市等建设需求,将形成一个上百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将带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众多勘探、设计、施工、服务企业以及技术创新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收益,真正意义上创造性的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为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可为东部地区的创新、发展与繁荣提供新的动力。
红旗河打破西部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将极大的释放“胡焕庸线”以西国土资源潜力,能够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超大规模绿洲的兴起、耕地的开发、工业的发展、内陆航运大通道的建设,并在现代科技和节水观念的引领下,钢铁、能源、电力、煤炭化工、建材、旅游等现有产业基础作用将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快速发展,还能够创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敦煌、哈密,吐鲁番,和田,喀什等沿线城市人口将大规模增加,崛起若干新的中心城市,进而推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分担东部地区发展压力。在全球信息化和物流现代化的支撑下,向东可以覆盖国内市场,联系着亚太经济圈,向西可以开发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和非洲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文化大走廊”,极大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和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欧亚大陆东西联动,保障国家均衡、强劲、持续的发展。
红旗河宏观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运行水价是多少?会不会像网上有的评论认为高达10元、25元、甚至有人说是200元的天价呢?未来受水区人民能否承受得起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和红旗河工程最为类似的南水北调中线案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目标是解决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缓和城市挤占生态与农业用水的矛盾,控制超采地下水和过度利用地表水的行为,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通水三年多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达150亿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水,累计替代密云水库供水约23亿立方米,为天津提供了“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为石家庄市、保定市、邯郸市等沿线大中城市提供了可靠的饮用水保证,沿线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根据本世纪初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规划,工程总投资1366.9亿元,其中贷款683.5亿元,其他投资来源为中央拨款以及南水北调基金。根据投资构成,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年总成本费用为86.5亿元,其中:工程折旧费27.4亿元、工程维护费12.7亿元、运行管理费5.2亿元、利息等财务费用33.2亿元、净资产利润8亿元。按净调水量75.5亿方计算,平均水价为1.1元/立方米。北京市为受水末端,需要承担部分沿线渠道投资,考虑分摊后,总成本费用为19.3亿元,净调水量为10亿立方米,则北京市水价为1.9元/立方米。
经过10余年建设,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实际投资约为2156亿元,据此测算,平均水价为1.5元/立方米,北京市水价为2.6元/立方米。详见表1。根据2015年印发的《关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主体工程运行初期供水价格政策的通知》,干线工程河南省南阳段口门综合水价实际执行为0.18元/立方米,河南省黄河南段(除南阳外)为0.34元/立方米,河南省黄河北段为0.58元/立方米,河北省为0.97元/立方米,天津市为2.16元/立方米,北京市为2.33元/立方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本费用测算中,折旧费、财务费用和净资产利润占比高达75%,而工程维护费和运行管理费只占全部成本的25.2%,仅为0.38元/立方米。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重大民生工程和战略性工程均不是简单的以短时期经济盈利或成本回收作为建设判别标准。长城的建设保障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和平安定,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形成了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郑国渠的建设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都江堰的建设成就了天府之国,现状9.5亿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上个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占全国现状95%以上水库保障了国家防洪与供水的基本安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引滦入津工程保障了1500万天津市民的饮水安全,超3000亿元的川藏铁路、滇藏铁路、青藏铁路建设,持续近20年累积投资超过5000亿元的退耕还林工程,所有这些都是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的战略工程,都不是以经济盈利作为建设目标,也都不是将成本回收作为建设的依据。
红旗河是一项开疆拓土的伟业,必将成为合理管控中华水系、造福中华民族的千年工程。红旗河环绕中华水塔,串联起西南诸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将与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一起构建“四横三纵”国家统一的大水网调控格局,辐射全国十个一级流域中水资源需求最迫切的六个甚至七个一级流域,为整体管控中华水系提供了基础条件。红旗河辐射影响全国70%以上的国土面积,可视各流域丰枯情况随机补水,不仅可以服务中华民族的生态建设、生产生活和粮食安全,还能够有效减缓对河流下游两岸民众造成的旱涝灾害。红旗河可以担当西部大开发领头羊的重任,将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是打开我国未来发展空间的“钥匙”。红旗河的实施还将使各族人民“共饮一江水”,使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享发展成果。西北国土有效使用面积的“增长”,将极大地扩展我国战略纵深,为我国赢得更加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
红旗河是这一代我们留给后世子孙的重大基础设施,决不能让受水区人民背负沉重的水价负担。考虑红旗河新开发的绿洲价值、社会公益性质和长远效益,应像今人享受前人修建的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河套灌区、引滦入津等工程一样,避免金融资本的介入,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和未来运行水价,给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另外,红旗河经过了我国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比如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等地区,历史上被左宗棠称为“苦瘠甲天下”的三西地区(河西、定西、西海固),更需要国家给予各种扶持,全面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即使受水区不承担红旗河工程建设成本也依然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负担,可以通过创新市场运作模式等途径筹集工程建设资金,比如可以用红旗河新开发的耕地置换东部过度开发和受污染的土地,假如分十年释放东部地区1000万亩城镇建设用地,就足以支撑红旗河工程建设,但需要加强东部置换土地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控,防止出现土地的无序开发和市场混乱。
因此,红旗河未来运行成本不应考虑工程折旧,不承担财务费用,不计提资本金利润,仅包括工程维护费和运行管理费。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2013)》,大型混凝土输水工程折旧期为50年,工程维护费和运行管理费分别为固定资产原值(不包括占地淹没补偿费用)的1.0-1.5%和0.5%,考虑红旗河规模效应,其中工程维护费设定取值1.5%、1.0%和0.5%三种方案,则每立方米调水成本约为0.7-1.3元。参考径惠渠灌区、青铜峡灌区、河套灌区等我国西北地区自流灌区运行成本,支渠以下每立方米灌溉成本均低于0.2元,若按每立方米0.2元取值,则红旗河供水到用户端的综合成本约为每立方米0.9-1.5元,具体分析详见表2。考虑未来受水区城市生活和工业水价将七八倍、甚至十倍于农业水价,共同分担供水成本,预计农业水价将低于0.5元/立方米,未来规模化开发的高附加值的现代节水农业,完全能够承受这一价格。如果考虑航运、发电等附带效益进一步分摊供水成本,水价还会进一步降低。
可以看出,红旗河工程建设和运行水价完全是在经济社会承受范围之内,不会给国家带来财务负担,也不会给受水区人民带来水价负担。展望十到十五年红旗河建成以后,必将成为促进东西部平衡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我国生态保护的大通道、文化融合的大动脉、民族复兴的大引擎,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和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不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