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托100万罚单背后问题不断 曾被指违规发放“人情贷”

天津信托违规行为包括“证券信托结构化比例超过法定上限”“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业务未直接对应项目、资金使用监控不到位”“资金池信托业务新增非标资产入池、未如实披露信用风险”等。

来源:《投资时报》  记者:田文会


  春节前夕,天津银监局一天之内对天津信托连开三张罚单,总计罚款人民币100万元。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据天津信托官网和天津信托年报,近两年天津银监局在天津信托监管会议上都提出了监管意见和建议;2016年天津银监局还对天津信托钢铁煤炭行业表内信贷业务情况进行了检查。


  记者根据天津信托官网提供的电话与之联系,相关人员表示对于此次银监局的罚单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并称可能与资金池超额度有关。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2014年和2015年渤钢集团的信托项目他们都已到期兑付,并无逾期,2017年则可能有最后一笔。


  此前,2016年曾有媒体报道,渤钢集团债权人委员会成立,债权人包括105家,天津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牵涉其中。记者另注意到,2016年天津市委巡视组对天津信托党委的专项巡视中,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违规发放“人情贷”、以贷谋私等。


  一天三张罚单


  2月13日,天津银监局公告该局已于1月19日对天津信托连开三张罚单。


  具体来看,天津信托因“证券信托结构化比例超过法定上限”被罚款20万元,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业务未直接对应项目、资金使用监控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因“资金池信托业务新增非标资产入池、未如实披露信用风险”被罚款50万元。


  记者查询Wind数据了解到,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天津信托发行的证券信托产品有11款,均为集合资金信托,持有的上市公司包括太平洋(601099.SH)、常青股份(603768.SH)、长缆科技(002879.SZ)、艾艾精工(603580.SH)、中原证券(601375.SH)、东方海洋(002086.SZ)、申科股份(002633.SZ)、星帅尔(002860.SZ)、常青股份(603768.SH)、和科达(002816.SZ)、福达股份(603166.SH)、克明面业(002661.SZ)、浪莎股份(600137.SH)、金莱特(002723.SZ)。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方面,从天津信托2016年年报中未能查到直接对应数据,当年其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表显示,资产运用方面,贷款为401.56亿元,在信托资产中占比26.24%;资产分布方面,房地产业为68.73亿元,在信托资产中占比4.49%,基础产业100.58亿元,在信托资产中占比6.57%。


  监管数次发现问题


  天津信托此番一天内领到3张罚单,究竟原委如何?与公司内控等是否存在一些关联?从过往两年的一些公开信息,或可初见一些端倪。


  记者查阅天津信托网站公告发现,在2017年6月“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审慎监管会谈暨转型发展调研会议”上,天津银监局副局长徐翀提出了2017年监管意见,要求天津信托坚持回归本源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增强资本实力,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推动转型创新等。


  此外,天津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3月,天津银监局对天津信托组织召开了监管会议,在肯定天津信托成绩的同时亦提出了监管意见。天津信托称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监管政策和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对照问题逐项分析,确定整改实施方案。


  2016年年报还透露出在当年8月,天津银监局对天津信托截至2016年6月末存续的钢铁煤炭行业表内信贷业务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监管意见。


  天津信托此前的2014年年报显示,当年天津信托发行集合资金信托募集6亿元,分别向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厂和天铁热轧板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购买生产原料。


  除去银监局、天津信托年报的信息之外,记者注意到,据天津纪委网站转载天津本地媒体的报道,2016年6月1日至7月15日,天津市委巡视十三组对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纪委监督责任缺失,对营销费使用缺乏监管;违规发放“人情贷”,以贷谋私问题时有发生;巡视组还收到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巡视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包括:严格执行贷款项目审查制度,强化制度的操作性和执行力,杜绝违规发放贷款现象的发生。


  此后,天津纪委网站2017年1月公告显示,天津信托党委作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针对巡视组反馈的“营销费使用缺乏监管”问题,开展营销费管理使用专项治理,停止营销费发放,对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主责谈话,退缴违规报销资金26万元。关于“违规发放‘人情贷’,以贷谋私问题时有发生”问题,调整项目评审会审批流程,优化审查人员构成,认真执行审查回避制度;完善违反业务管理规定追责制度,加重处罚力度,对违规问题进行经济处罚83人次;严格执行贷后交叉检查、专项稽核,“坚决杜绝以贷谋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