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春天已至 2020年有望超6000亿规模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为财富管理的集大成者,家族信托秉承信托业的本源,成为近年来信托公司开拓财富传承蓝海、促进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陈彦蓉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为财富管理的集大成者,家族信托秉承信托业的本源,成为近年来信托公司开拓财富传承蓝海、促进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


自2012年9月平安信托落地国内首单家族信托以来,家族信托在我国已走过了近6年的发展历程。据粗略估算,当前国内整体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已发展至500亿元的体量,到2020年,国内本土家族信托规模有望超过6000亿元。


不难发现,随着我国大规模私人财富传承窗口期的到来,发展家族信托业务的春天已至。


瞄准财富传承蓝海 信托公司争相布局


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到158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


随着私人财富的不断累积,家族信托天然具有的财富传承、资产隔离功能,使信托这一金融工具被越来越多的超高净值财富人士所青睐。国内信托公司因此纷纷入场布局,意图在家族信托这一领域大展身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业内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5余家开展了家族信托的相关业务,超过行业整体机构数量的三分之一。


其中,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和外贸信托作为家族信托业务的先行者,在这一领域已耕耘数年,发展渐成气候。


如中信信托在2017年底,其家族信托管理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为超过700位高净值客户设立了家族信托,位居行业前列。


平安信托在业务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于日前正式推出“平安家族信托”品牌,明确保险金信托、定制型家族信托、专享型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家族信托四大系列产品,率先在业内实现了家族信托的多产品线。


外贸信托于2011年率先推出了“五行财富”财富管理品牌,截至2017年10月,外贸信托的家族信托业务实际交付已突破60亿元。


另外,长安信托、山东国信、中融信托和中航信托等公司家族信托的业绩也可圈可点。


例如长安信托的家族信托业务在2017年底逾70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40倍。


又如作为国内首家登陆港股市场的山东国信,截至2017年底,家族信托已签订合同金额46亿元,实际交付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8.9亿元,同比增长270%。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还有不少新入场家族信托的信托机构也在争相落地相关业务。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2016年,2017年家族信托落地速度大幅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内,有近20家信托公司落地家族信托产品及业务,其中,华润信托、大业信托、天津信托、国通信托、浙金信托等都是首次设立家族信托产品或服务。


顺应金融监管潮流 业务挺进“深水区”


信托财产管理和财产转移的制度,是信托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的本源优势。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信托公司回归本源,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在2014年,原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到“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明确了家族信托是信托业回归本源的重要业务之一。


而在去年央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中存在的业务发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监管标准上的明确和统一,促使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业务本源。随着通道业务的逐步压缩,家族信托、财产权信托等主动管理型业务成为信托行业顺应监管转型业务的方向。


有信托机构从业人士表示,综合金融监管潮流和信托公司专业能力的提升,家族信托将在2018年迎来更大突破,现已进入了业务发展“深水区”。


实际上,当前我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服务绝大多数为现金财富管理,而包括房产在内的不动产等信托业务仍非常少见。


2017年年底,外贸信托落地境内首单不动产传承家族信托项目,这是国内信托公司民事信托业务受托职责中,对实物财产家族信托服务的最初尝试。有分析人士称,此单落地对行业发展有破冰意义,但包括股权信托、艺术品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财富管理和服务仍有待境内信托公司进一步开拓。


此外,在完善家族信托配套设施方面,信托公司也颇有探索。2017年8月,建信信托自主研发的家族信托业务管理系统投产上线,率先在业内完成了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产品信息披露更为及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前路挑战仍存 相关制度仍待完善


可以看到,家族信托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但需认识到,要真正使得家族信托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仍需克服前路挑战,静候“东风来”。


多位信托公司从业人士均表示,培育客户良好的投资观念,进一步孵化高净值群体理念,成为信托公司普遍需解决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仍有很多高净值人士对信托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财产品层面,对如何发挥其财富管理功能仍缺乏深入认识;另一方面,认知障碍也来自于制度性疑虑。虽然信托法给家族信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由于还没有相关实施细则和司法案例,高净值人士仍然担心家族信托在安全性方面的实践效用。从深层次来看,这也是对私人财产能否得到有效制度保护存在顾虑。


因此,家族信托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为业内的重点期待。2017年,《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和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的成立,为家族信托发展布局的深化带来良好契机。但由于制度建设时间短,目前来看,在家族信托计划中引入股权、不动产等相关资产的配套税收制度、非交易过户制度等仍需完善。针对上述障碍,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家族信托相关的如“信托公示”及“差异性税收政策”等,进而为家族信托的深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