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资管行业何去何从 银监会将对“非标业务”下狠手
2017年年底,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资管意见,金融业相关从业人员多感叹“躺着赚钱的日子到头了”。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汲东野
2017年年底,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资管意见,金融业相关从业人员多感叹“躺着赚钱的日子到头了”。
根据《第一财经》2月6日报道,该资管业务新规的正式发布“已经进入倒计时,争取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发布”。原征求意见稿中“新老划断”的过渡期为从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据一财消息,过渡期“应该会有适当延长,但核心不是延长多少时间的问题,而是如何将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变相账外经营不能再继续了”。
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猛,然而同时,通道业务占比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资金空转、监管套利等问题也成为行业内的暗礁暗流。
“监管新规的出台,强调了监管的统一性和穿透性,实现了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结合,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短期内会带来一定波动,是一个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将促使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和健康高质量发展,更是一个契机。”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1月24日在金融街88号论坛年会上致辞说。本次年会的主题是“2018年全球资产配置战略”。
2017年,严监管是贯穿金融领域的主题词。今年伊始,金融监管部门即密集出台重磅政策。2018年仍会是强监管年、风险防控年。在强监管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将何去何从?冯丽英认为,应对新的形势,应保持积极的心态,自我约束,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守牢底线。
大资产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已达百万亿级,其中证券、基金、期货业经营机构资管规模由2015年年底的38.2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年底的53.6万亿元,增幅高达40%,大资管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登攀在金融街88号论坛年会上致辞时说。
罗登攀说,另一方面,中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居民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仅为4.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为20%-40%,比如:美国是18.6%,日本是18.9%,欧洲高达40%。由此可见,海外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海外资产配置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论坛上,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解读了大成基金推出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大成四季表”,为银行大类资产配置提供参考。
姚余栋介绍,“大成四季表”将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结合在一起,经济周期扩张,金融周期也扩张是夏季,亦或是说市场上流动性和经济趋势都处于上行通道的阶段为夏季;经济周期收缩,金融周期扩张,为秋季;经济周期扩张,金融周期收缩,为春季;两个周期都收缩,为冬季。
罗登攀认为,经济基本面是资产内在价值的决定因素,不同的资产在各经济阶段表现差异明显,资产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因此,投资决策的首要问题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资产进行配置。
姚余栋说,春季主要重点是配置股票,夏季主要配置大宗商品,秋季主要配置债券,冬季主要配置货币、现金类资产。大成四季也提供了四季配置股票类型参考,春季配置价值周期股;夏季配成长周期股;秋季配成长防御股;冬季配价值防御股。
根据大成基金的判断,春季和秋季是经济大部分时候的状态,夏季和冬季都属调控会刻意避免的时期,相对十分短暂。
姚余栋解读说,目前,监管比较严,流动性在收缩,但是消费比较强劲,经济比较好,政策产业缺口,正处于春季,适合配置价值周期股。
继续整治银行业乱象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参加论坛致辞时说,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银行业营利状况逐步好转。2017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7.4%;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07%,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抵御风险能力持续提高。2017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32%,较上季末上升0.16个百分点,处于较高水平;拨备覆盖率为180.39%,较上季末上升3.2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9.17%,远高于监管要求(25%),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继续提高。
不良贷款形势明显企稳。2017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1.74%的水平。
此外,1月25日至26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公布,过去一年银行业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一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已现端倪。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
二是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
三是风险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违法违规和监管套利大幅减少,经营行为趋于理性规范,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
四是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基本形成,监管的震慑作用明显提升。
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监会又连续出台3份重磅文件整治非标业务,整治银行业乱象。《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旨在遏制信托通道;《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资管业务、表外业务及同业业务纳入大额信用风险暴露监管框架;《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旨在堵上委托贷款的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论坛的嘉宾多提及“宏观审慎”政策。
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非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说:“资管新规发布后,首次将资产管理业务纳入了宏观审慎管理的监管范畴。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配置功能和重要性将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易纲近日撰文时写到:“近年来,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全球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不断取得进展。总体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探索与创新在国际上走在前列,也为全球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对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要部署。
易纲指出,2018年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宏观审慎政策是对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二者的协同互补能够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主流央行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但货币政策作为总需求管理工具,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抑制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市场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易纲写到:“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李少非说:“资管新规与资产配置紧密相连。资产配置的实质是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与结合金融周期进行有效的结合。资管新规将资产管理业务明确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本质上是风险管理的手段。这与资产配置的理念不谋而合。资产配置的实质是配置风险,而不是配置资产。”
李少非认为:“当前形势下资产配置的功能和效能日益突出。资管新规形势下,资产配置空间大幅延伸,其意义是:从顺周期投资转向逆周期投资。加强逆周期管理是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之一,而资产配置具有天然的逆周期属性,资产配置核心是事前主动性风险管理。也就是说,在大类资产比较的逻辑框架中,过往表现好的资产未来收益率变得更低,而不是更高。我们不追求最好情况下收益多少,而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损失多少。发挥资产配置优势,从原来单资产的顺周期投资转向从资产配置事业出发的逆周期投资,使长期资金更有效发挥资产稳定性作用。
李少非建议,要从微观投资转向宏观投资,还要从单资产策略投资转向多资产多策略投资。
在资产配置方面,李少非认为,去杠杆背景下名义利率水平需要维持在合理区间;应提升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资产配置应该是全球化的。
李少非认为,借助资产配置,保险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资产配置是保险资金应用的必然形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然属性。当前的资产新规下,提升保险资产配置能力,是保险资金的特点的一个突出的体现,保险资金天然的长期的稳定资金,可以承接或者是消化银行业30万亿的理财资金,可以承接老百姓将短期资金长期化的这样一个功能,实现短期资金长期化,提升资产配置的功能和效益。”李少非说。
名词解释
非标资产,即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